pos機沒有利潤

 新聞資訊3  |   2023-08-18 17:21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pos機沒有利潤,一個行業正在沒落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pos機沒有利潤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m.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pos機沒有利潤

pos機沒有利潤

來源:公眾號【海外眼】

1967年是熱鬧的一年,這一年,南也門脫離英國獨立,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瑞典將道路交通靠左改為靠右行駛,李小龍正式確立他的武功哲學。

也就是在這一年,一個叫做約翰·巴倫的英國男子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ATM機。

從那天起,客戶再也不用排隊等候銀行出納員為他們兌現支票;從那天起,口袋里沒錢,不再是吝嗇鬼的借口,也不再讓愛揮霍的人擔擾。

這種小而方便的取款機器迅速風靡全球,不論是在超級購物中心還是飛機場,在快餐店還是小酒館。

只要你信任那些數字,在任何地方你都能取出自己的錢。

美國大峽谷的南緣有一臺,北極圈里有好幾臺,白金漢宮里也有一臺,甚至在南極的一座科研站里也有一臺。

ATM機的巔峰時期,在美國,每284個家庭就有一臺ATM機。

特別是在ATM機提供跨行服務之后,這個不起眼的機器,不僅改變了銀行的金融模式,更是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可是這樣的輝煌卻并沒有持續多久,僅僅五十年后,ATM機就被新技術逼到了命運的墻角。

如今,數以億計的消費者帶著手機走出家門,在街邊早餐小攤上掃碼買個煎餅豆漿,再順手搶兩個紅包,搭上網約車再順便處理一下家里的水電煤氣費用繳納。

相對于紙幣攜帶不便、難以保存小額交易憑證,又有假幣風險和找零的繁瑣,一刷即付的手機移動支付將非現金支付手段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活中對現金依賴程度的降低,使得ATM機備受冷落,很多人都不記得自己上一次站在ATM機前是什么時候了。

企業利潤暴跌9成

沒有現金需求,ATM機就喪失了它最核心的魅力,曾經有人想在ATM機上加載新功能,但還是難以扭轉它的命運。

2016年,ATM機轉賬功能全面開啟,卻猶如一部叫好不叫座的電影捧場者寥寥,畢竟這些事在手機上動動手指就搞定了。

如此一來,那些靠制造和維護ATM機為生的企業也就岌岌可危。

比如以ATM機為主營業務的維珍創意,去年的年報簡直慘不忍睹。

2017年,該公司營業收入為4300.6萬元,較上年同期下滑60.74%;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02.81萬元,較上年同期下滑91.13%。

業績大幅滑坡,維珍創意準備了兩年的IPO計劃,也不得不終止。

維珍創意2017年年報截圖

至于原因么,維珍創意表示,都是移動支付的鍋:

在移動支付井噴式發展下,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使用手機支付,連邊遠地區甚至廣大農村地區的人群都開始使用二維碼掃碼支付。

隨著消費者拋棄ATM之后,銀行對ATM機的采購量也急劇放緩,可以說,市場的發展已呈現停滯及萎縮狀態。

維珍創意的悲劇只是整個行業的一個縮影,ATM設備生產商新達通的情況也不理想。

在去年虧損2129.7萬的情況下,今年一季度新達通凈利潤繼續虧損4130.6萬元。

新達通2018年一季度報告截圖

行業大佬廣電運通也難逃厄運,根據業績快報,該公司2018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44億元,同比下降35.37%。

廣電運通2018年半年報截圖

整個行業都是凄凄慘慘戚戚。

在這種高危的情況下,ATM機設備價格已經一降再降,但還是難以挽回頹勢,現在連維保費也跌了。

最輝煌時期,一臺ATM機的維保價格在8500-10000元/年之間,是企業很大一塊利潤來源,而現在則降至5000元/年左右,幾乎腰斬。

但是人力成本和公司運營成本卻在逐年上漲,行業整體利潤越來越薄,更心酸的是,局面只會越來越慘。

中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或達104萬億

細看ATM機冷冷熱熱的一段歷史,更能體會到人類科技迅猛發展給生活帶來的震撼。

技術創造了ATM機,但是也改變了它的命運,就像技術終將改變人類的生活,而唯一不變的,則是變化本身。

三年前,生產ATM、POS機的企業應該不會料到,打敗自己的并不是同行競爭對手,而是微信和支付寶。

據統計,到2019年,中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將達到104萬億人民幣,隨著移動支付的深化、無現金的模式普及,很多行業終將成為過去。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的《2017移動支付用戶調研報告》也顯示,98.1%的用戶在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就是移動支

在未來,可能支付的方式會更加的千變萬化,比如可穿戴化、生物識別化等等,在這樣的“支付無邊界”時代,花錢似乎從未如此簡單。

無現金社會=更愛花錢?

人民幣從一沓沓沉甸甸的紙鈔變成了手機里的三五位數,人們似乎對消費了多少錢變得毫無概念。

受益于無現金社會的日漸壯大,對于“錢”本身的價值和概念越來越被淡化,月光族、卡奴的群體也在不斷擴大。

我們似乎很難去證實無現金社會導致了月光族的增加,但對于部分月光族來說,支付的便利確實讓他們不知不覺間花了更多的錢。

以下這些現象,或者說消費感受,在生活中如此真實的存在著:

感覺不到花錢的肉痛,卻能享受到購物的快感,輕輕一點就支付,好像花的不是自己的錢,而是手機的錢。

明明工作之后收入增加,但財務壓力卻更大了,每個月都下定決心存錢,但每每都是月光族,還有信用卡的分期要還。

過幾天看看銀行卡余額都會被嚇一跳,經常會覺得明明沒有買什么,為什么花了這么多錢。

在使用現金的時候,從錢包里面拿錢的動作,能讓人真實的感受到自己在花錢,這個花錢的“肉痛”可以抵消掉一部分消費欲望。

可是現在都是移動支付,甚至都不用刷卡輸密碼,掃碼按一下指紋就結束了,興奮點都集中在買到的商品上,購物變得不假思索。

更恐怖的是,無現金時代不僅讓支付變得更加簡單,借錢也變得前所未有的容易。

支付寶、微信、各種銀行和借貸平臺,借助智能手機的支付能力,讓超前消費變得普遍、便捷和智能。

只要帶了手機,可以把你全部的財富都綁在手機上,只要你想支付,就可以一口氣花光,甚至可以把你能借的錢一口氣借光。

這對很多現在還缺少資產積累的年輕人來說,是一把雙刃劍。

缺位的財商教育

當然不是說移動支付不好,也不是說無現金支付就不如從前的紙幣時代更有適度消費的觀念。

只能說,在科技日新月異發展的時候,年輕人的財商教育卻沒有跟上。

有報告指出,現在的城市居民90%以上的人關注投資、關注房產、關注股票這樣的信息。

然而 90%以上的大學生對于理財、財商幾乎沒有概念,但對于潮流、明星、各種各樣的國際品牌卻非常熟悉。

在中國的教育體系中,家長幾乎不和孩子談錢,更多關注的是孩子的學習,只要學習好,一切就萬事大吉。

在這種傳統教育的大背景下,這部分缺失理財觀念的學生從小習慣了生活由父母一手包辦,上大學后突然有一筆錢要自己支配,很多人對此根本沒有概念。

本來以為絕口不提人民幣會讓孩子們避免走上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道路,沒想到適得其反。

如果一定要讓年輕人經歷一次負債累累,甚至裸條借貸的慘痛人生教訓才能有所覺察,那代價未免太過慘重。

財商作為一項教育應該從小學、初中、高中就逐步培養,世界上很多國家也都是這么做的。

20世紀90年代,美國大量的社會組織和金融機構就通過各自不同的方式為理財教育提供服務,美國丹佛更是專門開設了一家青少年儲蓄銀行。

2001年,美國則立法把理財課程作為基礎教育的一個基本內容。

2005年年底,英國教育當局在教材編寫過程中,出臺了一項引人注目的舉措:在中小學教材中增添兩個教學單元的個人理財內容,著重教學生如何管理自己的錢財,如何存錢和花錢。

2010年9月起,英國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更是決定把“基礎財務技能”列為英國初中畢業考試中數學考試的一個組成部分。

反觀國內,現在很多年輕人甚至家庭對于財商的認識并不正確,認為財商似乎只和理財相關,因為根本沒錢可理,所以也并不關注。

其實財商更重要的是教育人們怎么花錢,如何評估自己的消費能力,以及如何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消費。

這一代年輕人和父母輩不同,他們大多沒有經歷過國家的動蕩時期,在消費上更傾向于如何讓自己滿足,不會對自己過分苛責。

所以我們的社會才更迫切的需要財商教育的補位,告訴年輕人應該怎么花錢,怎么理智的控制自己的欲望,怎么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經濟消費。

只有把這一課補上了,智能支付、無現金時代對于我們來說,才真正稱得上是一個好的時代。

以上就是關于pos機沒有利潤,一個行業正在沒落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pos機沒有利潤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m.www690aa.com/newstwo/100735.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